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我們住的房子健康嗎

我們住的房子健康嗎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1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對自己的住處還滿意嗎?全球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益普索前不久在中國16個城市,針對20~55歲的居民開展《2017居住健康舒適需求》調研。結果發現,約七成人關注居室的舒適和健康程度,但對現狀滿意的人剛過半數。

健康舒適有9個標準在消費者看來,要達到健康舒適,至少應在9個方面上達標,即室內空氣好、化學污染少、噪音低、光照合適、水質好、生物污染少、溫度適宜、溼度適宜、電磁輻射少。這9項的需求程度逐級遞減,排在首位的是空氣質量,選擇人數約佔69%。

調查顯示,不同收入和地域人羣對必備要素的看重程度也有差異。低收入人羣對空氣、噪音、光照的需求更高;高收入人羣對化學性污染(如室內建材、裝修材料、傢俱材料、清潔劑等)和生物性污染(如真菌、黴菌、蟎蟲等)、電磁輻射的要求更高。地域上,北京、天津、石家莊等華北城市對水質的關注度要高於其他城市。

我們住的房子健康嗎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清勤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說,隨着經濟發展,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公衆對健康舒適要求的提高,正說明了這一變化。

從專業領域來看,“健康建築”的含義包括室內空氣質量、水質、噪音、光照、溫度、溼度、健身、人文等內容,而調查中提到的生物性污染及電磁輻射問題,雖未在標準中明確提出,但也屬於影響居住健康舒適度的重要因素。我國《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在集中使用大型電磁輻射發射設施或高頻設備的周圍,按環境保護和城市規劃要求劃定的規劃限制區內,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兒園等敏感建築”。因此,建造住宅區時,都會盡量繞開大型電力電磁線路。

諸多因素干擾難滿意人們的不滿意主要來自哪些方面?調查給出了原因。整體來說,每個人的居住感受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不同地區和收入的人也有不同煩惱。

我們住的房子健康嗎 第2張

溫度、溼度、空氣、水質、光照的滿意度都與地域有關。比如,住在南方的人,長期受到居室潮溼問題困擾;住在北方的人則要忍受乾熱或乾冷。室內空氣質量雖與諸多因素有關,但一般認爲主要是沙塵揚塵、室外霧霾、通風較差等因素所致。華北地區空氣污染相對嚴重,特別是天津、石家莊等地明顯高於其他城市。華北及西北地區的水質也常受詬病,水質偏硬、鹼多是其主要問題。光照舒適度方面,北方人常會覺得光照時間不足或室內光線較暗;南方則多困擾於室外光線過強。此外,居住在發達城市中心區的人,還要面臨室外人工光污染,如霓虹及玻璃幕牆反射等。

收入較高者有能力選擇更好的居住地,滿意度普遍高於收入較低者,但同時,高收入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無論收入多少,大部分人都沒能享受到自己理想中的健康舒適。比如,在噪聲污染方面,中低收入者的噪音源多來自居住環境,如工地施工、交通噪音、鄰里吵鬧等;中高收入羣體可以選擇更幽靜的住處,卻仍會抱怨室內設備,如空調等家電的噪音偏大。在追求更高品質生活時,過多進行裝修或使用化學清潔劑會使化學污染風險加大,而收入越高的人,對化學污染的關注度也會更高。

王清勤說,人們對建築及居住健康性能的不滿與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標準提高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與歐美髮達國家的高標準相比,我們居住環境的健康性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爲居住環境做些改造健康舒適是評判居住環境好壞的核心因素。一項由德國洪堡大學高級教授伯恩德·威珍納主持、涉及12個歐洲國家共1.2萬人的研究發現,搬新家時人們最看重的就是“舒適”。在對健康舒適居住環境的追求上,每個人都有權利要求“更好”。

我們住的房子健康嗎 第3張

《2017居住健康舒適需求》調查顯示,爲提高居住環境的健康舒適度,絕大多數消費者會主動採用多種防護方法。排在第一位的措施是購買各類設備,如空氣淨化器、淨水機、有淨化功能的抽油煙機、新風系統、除蟎儀、遮光窗簾等,比例高達84%;其次是改變生活習慣,71%的人會堅持開窗通風;59%的人選擇養綠植淨化空氣;48%的人有勤換衣服被褥、勤晾曬的習慣;33%的人會購買除溼包、樟腦丸、活性炭等;22%的人會在裝修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如增設隔熱層等。王清勤評價,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住的健康舒適性,在提升家庭小環境的健康性能上,可以更爲全面地考慮建築中能促進健康的元素,包括提升室內的空氣品質,改善生活用水質量,營造舒適的聲環境、光照環境和熱溼環境,以及營造適宜的人文藝術環境等,進而可以促進心理健康。

此外,提高建築的健康標準是促進百姓身心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王清勤說,我國於2017年1月開始實施的《健康建築評價標準》,就已經將促進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作爲出發點,從空氣、水、舒適、健身、人文、服務6大指標對健康建築進行了規定。相比國外的很多標準,它更適合我國國情,針對百姓關注度較高的PM2.5、甲醛等空氣質量指標、飲用水等水質指標、噪聲限值等舒適指標、健身場地等健身設施指標、適老措施等人文關懷指標、食品標識要求等服務指標等,均進行了要求或引導。該標準目前已在近20餘項工程中得以應用,且已升級爲行業標準。

最後,王清勤表示,儘管我們離百姓理想中的健康舒適環境還有差距,但隨着標準的應用和普及,老百姓對健康居住環境愈發關注,相信那一天會越來越近。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