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不能容忍坑騙老人的行爲

不能容忍坑騙老人的行爲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8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中國消費者協會前祕書長助理兼消費指導委員會主任王前虎

北京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吳劍坤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支振鋒

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曉穎

杜老先生的遭遇難以立案例。,並非孤2015年,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民事訴訟案:呂某與北京易寶林國際科技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2014年5月,呂先生在超市購物後,由被告工作人員誘導到其店內泡腳,並在推銷下購買了足療卡,此後又被誘導購買了其他服務,共計11.6萬元。“國醫郭教授”聲稱能治療呂先生的高血壓、高血糖、腦部供血不足、溼寒、腰腿腫脹等,並保證一輩子不得腦血栓,但卻一直未見效,反而加重。最終,法院判決結果是:因證據不足,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肯定存在欺詐行爲”

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中國消費者協會前祕書長助理兼消費指導委員會主任王前虎說:“易寶林養生館的行爲肯定存在欺詐。”綜合老人自述及記者調查,易寶林養生館至少在以下方面存在問題。

涉嫌超範圍經營。王前虎說,營業執照應懸掛在營業場所的顯眼位置,拒絕讓消費者查看,違背了消費者的正當知情權。營業執照中的經營主體、經營範圍、有效時間等都應符合要求,才能開展相應經營活動。開辦養生館的企業應在經營範圍中有所註明,如養生保健服務等,否則就屬超範圍經營。“北京宇彤友盛化妝品經銷部”和“北京易寶林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的註冊信息都不含養生保健服務。

沒有明碼標價。經營主體應當爲消費者提供相應的價目表,並標明開展的服務內容、持續時間等,這是他們的義務,也屬消費者知情權。在杜老先生案例中,老人簽了兩年的服務,若按每年50周,每週3次,花費300萬計算,二老共接受了300次服務,即平均每人每次約5000元。但在“五指生足療保健館”的價目表上,記者看到,類似項目總額爲每人每次1000多元,若一次性繳費超過1萬元,享受六折優惠,則每人每次不超過700元,兩者差距可謂懸殊。

療法起名誇張,不知原理。易寶林不印製服務項目價目表,也沒有對療法的詳細介紹,外人對其服務內容幾乎一無所知。比如魔灸項目,杜老先生只知道跟艾灸差不多,聽名字覺得效果很神奇。對此,北京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吳劍坤說,國家對藥品、醫療器械等有明確的命名原則,應與產品的真實屬性相一致,不可用誇大療效的名稱。“專家”身份存疑。杜老先生和狀告易寶林公司的呂先生都在陳述中提到了一位郭姓專家。杜老先生說,他曾見過“郭教授”佩戴一塊“中國中醫藥大

學”的胸牌在店內巡診,但記者查詢發現,“中國中醫藥大學”根本就不存在。

不能容忍坑騙老人的行爲

養生會館慣用套路

儘管有着各種漏洞,但老人身處其中,仍然容易被蠱惑。這其實都來自一些特定套路。

套路1:以情感套話。“無子女在身邊的老人,多半會有孤獨感,一旦有人願意陪着說話,就容易放鬆警惕,並在對方引導下,產生傾訴慾望,問什麼說什麼。”王前虎認爲,杜老先生一開始就把家裏情況告知對方,便有這方面原因,甚至銀行人員提醒可能遭遇詐騙時,他也不願往壞的方向想。

套路2:以“服務”取勝。杜老夫婦每次做保健,都是養生館店員車接車送;結婚紀念日,還贈送免費影樓拍照;每次收費,店員都會陪着取錢……杜老先生如今反思,當初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原來都暗含着其他目的。

套路3:以“專家”說服。在養生保健領域,找“專家”誘導、恐嚇是百試不爽的一招。王前虎說,孤身老人尤其易被“專家”忽悠,一懵就喪失判斷能力

套路4: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王前虎說,店面經常搬家的原因多爲以下幾種:違法經營、資質有問題,需隨時搬家;被消費者投訴了,不得不搬;消費者受騙,上門維權,造成了不良影響;誘騙很多人辦了卡,覺得錢賺得差不多了,金蟬脫殼;經營不善,必須降低成本,搬去更便宜的地方。所有這些理由,都意味着這家企業的實力和可信度不強。

不能容忍坑騙老人的行爲 第2張

多部門要聯合保護老人權益

“現在騙子都很有經驗,只要見面聊一下,就能很快摸清老人的家底,確定自己的行騙對象。”王前虎說,那些子女不在身邊、有點錢、有點文化,還患有疾病的老人,最容易被騙子盯上。杜老先生顯然符合上述所有特點。很多知識分子,一旦騙子講的高科技知識說到他們明白的點上,就會立刻產生信任感,進而落入圈套。

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曉穎提醒老人,無論購買什麼產品或服務,首先查證經營主體的資質,如營業執照等,以維護自己的知情權;繳納任何費用前,先詢問一下子女親朋或相對懂行的人,不要輕易掏錢;任何需要簽字的項目,都要先看清內容、使用的時間和地點、所產生的費用,然後可自己照着列一張表,讓對方簽字留底;任何時候都要留意保留證據,文字、音像、認證等,越全越好;如果遇到所謂的專家出現,詢問其姓名、單位,在哪些官方網站或材料上能夠查到,如果對方說不清或查不到,身份就不可信。

王前虎說,類似杜老先生這樣的欺詐案例很多,證據不足無法被公安立案時,可以去消費者協會投訴。“消協和公安局處理案件的方式不同,公安局偏向於證據爲主,居中調解,消費者協會則是站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上,因此結果就會不同。”

不能容忍坑騙老人的行爲 第3張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支振鋒認爲,雖然從法律角度來看,杜老先生的案例難以立案,但易寶林如果在沒有診療資質的情況下宣稱能治病,則屬於非法經營;養生館可能也存在超範圍經營的事實,此情況需消費者主動向工商部門投訴,查實後進行行政處罰,有可能追回部分費用。

最後,支振鋒和王前虎都強調,如今保健領域受騙的老年人數量衆多,儘管法律上維權較難,但類似行爲絕不能容忍,需要工商、公安、消協等多部門聯合起來,最大限度保護老人權益。此外,支振鋒建議,我們可效仿國外,建立高齡老人監護制度,同時加強對老年人的財產安全教育,以防範此類事件的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