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盤點危害身體健康的十大殺手

盤點危害身體健康的十大殺手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0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想要養生,吃飯是要吃七分飽,但是很多的時候我們看着今天的菜好就多吃了,然後吃撐了就可以送褲腰帶了,其實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容易使腹腔內壓下降

十大健康殺手

1、起牀先疊被

人體本身也是個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體的皮膚會排出大量的水蒸氣,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和分佈全身的毛孔所排出的化學物質有145種,從汗液中蒸發的化學物質有151種。被子吸收或吸附水分和氣體,如不讓其散發出去,立即疊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學物質污染。

盤點危害身體健康的十大殺手

2、飯後鬆褲帶

可使腹腔內壓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動與韌帶的負荷量增加,從而促使腸子蠕動加劇,易發生腸扭轉,使人腹脹、腹痛、嘔吐,還容易患胃下垂等病。

3、飯後即睡

會使大腦的供氧量隨之減少,易引起心口灼熱及消化不良,還會發胖。

4、空腹吃糖

有空腹吃糖的嗜好越久,越會損傷蛋白質的吸收。從而影響人體各種正常機能,使人體變得衰弱。

5、留鬍子

鬍子具有吸附有害物質的性能,留有鬍子的人吸入的空氣污染指數,是普通空氣的4.2倍。如果下巴留有鬍子,又留八字鬍,其污染指數可高達7.2倍。再加上抽菸等因素,污染指數將高達普通空氣的50倍。

6、蹺二郎腿

會使腿部血流不暢,影響健康。如果是靜脈瘤、關節炎、神經痛、靜脈血栓患者,蹺腿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尤其是腿長的人或孕婦,很容易得靜脈血栓。

7、眯眼看東西、揉擦眼睛

眯眼看東西,眼角易出現魚尾狀皺紋。習慣性眯眼還可使眼肌疲勞、眼花頭疼。揉眼時,病菌會由手部傳染眼睛,導致發炎、睫毛折斷或脫落。

8、強忍小便

有可能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現尿頻、尿疼、小腹脹疼等症狀。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炎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9、睡前不洗臉

留在臉上的化妝品和灰塵不洗掉,會引起粉刺和針眼之類的炎症,還能使眼睛發炎,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10、熱水沐浴時間過長

在自來水中,氯仿和三氯化烯是水中容易揮發的有害物質,由於在冰浴時水滴有更多的機會和空氣接觸,從而使這兩種有害物質釋放很多。

飯後好習慣

1、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

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膩食物較多,喝杯糖分低、纖維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芹菜中的纖維素可以帶走部分脂肪。

2、燒烤後吃根香蕉

燒烤類食品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最新研究發現,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保護胃腸。

3、吃火鍋後喝點酸奶

火鍋湯溫度高,配料鹹辣,對胃腸的刺激大。吃火鍋後喝點酸奶,可以有效保護胃腸道黏膜。此外,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4、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

大麥中的尿囊素和橘皮中的揮發油,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好處。

盤點危害身體健康的十大殺手 第2張

5、吃方便麪後吃水果

進食方便麪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可以有效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此外,提倡煮食方便麪。煮後的麪條更柔軟,有利於腸道吸收水分,幫助消化。

6、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蟹肉屬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後可能引發胃痛、腹瀉、嘔吐等。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學博士莊乾竹博士表示,吃蟹後喝一杯性溫的生薑紅糖水,能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7、潤肺止咳,飯後吃個柿子

莊乾竹表示,柿子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對於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是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但柿子不能空腹吃,其中的鞣酸成分易在胃中形成結塊。

吃飯時需要注意什麼

1、挺直腰背

很多人認爲吃飯也是一種放鬆解壓的方式,所以整個人很鬆散,腰背部就會駝着。其實這個時候更應該挺直腰背,因爲你駝着背時,胃部和食道會因受到擠壓而影響消化功能。尤其要注意不要蹲着吃飯,這樣會擠壓到腹部,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

2、環境要安靜

有些人吃飯時喜歡放着音樂或看着電視,這樣感覺更放鬆。但有研究顯示,噪聲越大,人的味覺會降低,這樣就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好了,而安靜的環境能使吃飯的人更享受食物。

盤點危害身體健康的十大殺手 第3張

3、不談論沉重的話題

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食慾往往都會下降的,而且還會影響消化功能。所以在吃飯時不要談論太沉重的話題,影響身心健康。

4、細嚼慢嚥

有不少結果表示,吃飯時每次咀嚼30次以上,不僅有助於消化,還對減肥有幫助。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飯後鬆腰帶是壞習慣,因爲送褲袋會迅速使腹腔內壓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動與韌帶的負荷量增加,從而促使腸子蠕動加劇,易發生腸扭轉,使人腹脹、腹痛、嘔吐,還容易患胃下垂等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