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揭祕!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揭祕!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那麼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你瞭解嗎?很多人認爲端午吃糉子和屈原有關,這是真的嗎?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小編爲你揭祕答案。

揭祕!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屈原是楚國的賢臣,相傳,他不忍看到自己國家滅亡便投入汨羅江自盡。他死後,當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紛紛前往江邊憑弔。漁夫們划起小船,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希望讓魚、蝦、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體。後來,人們害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住飯糰,在外面纏上彩絲,久而久之,就發展爲現在糉子的模樣了。

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糉”。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糉子了。

大家都知道吃糉子,爲什麼吃糉子卻不知道,糉子帶角,角上有刀,是角逐抗爭的意思,端午節開始,夏蟲滋生,人們要與天氣,與蚊蟲疾病抗爭。端午節的所有習俗都是祛蚊蟲,防止疾病,除邪氣的。

全國各式特色糉子大盤點

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糉子個頭較大,爲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糉。北京糉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爲餡。

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糉子與北京糉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冬葉包裹着糯米、綠豆、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糉做法,豐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滿足。

四川人嗜辣,所以糉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糉,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糉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糉。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蘇州糉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嘉興糉子爲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糉等品種。湖南汨羅傳說是糉子發源地,汩羅糉子歷來以品種多、製作精巧而着稱於世。

海南糉子與北方的糉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糉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在諸多品種的糉子裏,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糉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糉子黏糯,夾以紅棗,製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廈門、泉州的燒肉糉、鹼糉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糉精工巧作,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

小編提醒,糉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卻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腸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較差,所以吃糉時必須有節制,並且儘量趁熱吃,以免冷卻後更難消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