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10個小偏方可緩解腳臭問題

10個小偏方可緩解腳臭問題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8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腳臭是一種病態,病發時也會奇癢難忍。腳臭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腳部的日常清潔保健。那麼,腳臭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導致腳臭的發生呢?腳臭用什麼泡腳呢?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

10個小偏方可緩解腳臭問題

腳臭的原因

1、穿的鞋子不透氣

平時休息出去玩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穿不透氣的鞋子,如皮鞋,旅遊鞋,板鞋等。鞋子不透氣會讓腳部出汗過多,造成腳部汗腺堵塞出現異味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腳臭問題。所以平時運動的時候要選擇透氣性好的運動鞋,這樣可以讓腳部少出汗,運動之後一定要把鞋子換掉。

2、足部出汗過多

腳的過度出汗。看到更多的年輕人,可能是由於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如情緒緊張引起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或運動等,會導致過多的出汗腳。足部多汗,同時汗液蒸發不暢,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漬狀,尤其以趾間最明顯,嚴重多汗可引起水皰、糜爛或角化過度,很容易繼發真菌感染而引起腳臭。

3、足部的某些疾病

腳臭的原因有很多,在生活中如果足部的某些疾病,例如足部趾間的足癬等皮膚病。

4、足部的皮膚損傷

皮膚受到損傷後,就會影響皮膚的防禦功能使致病真菌更易於侵入和定居,引起腳臭。

5、不注意足部的清潔衛生

有些人不注意足部的清潔,足部皮膚溫度和汗水形成的溼度和皮屑和組成微生物對足部皮膚表面(特別是厭氧菌)繁殖,滋生腐敗和合適的條件,再加上尿酸的汗水、乳酸和其他有機物質的分解。結果,惡臭。如果你不注意腳下的清潔,更多的將有助於它的氣味。

10個小偏方可緩解腳臭問題 第2張

腳臭怎麼辦

1、利福平眼藥水可治腳氣

將利福平眼藥水塗於患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每天上藥一次,只塗兩次腳就可消腫。

2、鹼面治腳氣

夏天腳出汗多,容易患腳氣。晚上臨睡覺前,用鹼面一湯匙(即蒸饅頭用的鹼面),溫水溶化後,將腳浸入鹼水中泡洗10分鐘左右,輕者兩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好。

3、花椒鹽水治腳氣

放花椒10克、鹽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溫度不致燙腳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鐘,連續泡洗一週即可痊癒。用過的花椒鹽水,第二天經加溫,可連續使用。已潰瘍感染者慎用。

4、梨皮可治腳氣

梨皮能治腳氣,擦3到4次就能好。方法很簡便,把削下來的梨皮,直接往腳氣處擦就可以了。

5、白糖可治腳氣

腳用溫水浸泡後洗淨,取少許白糖在患腳氣部位用手反覆揉搓,搓後洗淨,不洗也可以。每隔兩三天一次,3次後一般輕微腳氣患者可痊癒,此法尤其對趾間腳氣療效顯着。

6、按摩穴位可治腳氣與腳臭

洗腳時,將雙腳放在盆內溫水中泡兩三分鐘,待雙腳都熱了,用一隻腳的足跟壓在另一隻腳趾縫稍後處,然後將腳跟向前推至趾尖處再回搓,回拉輕,前推重,以不搓傷皮膚爲宜。每個趾縫搓50一80次,雙腳交替進行。速度爲每分鐘100一120次。每晚一次,腳氣較重上部皮膚已破者不宜用此方法。

10個小偏方可緩解腳臭問題 第3張

7、鹽姜水洗腳除腳臭

熱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數分鐘,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鬆,可消除疲勞。

8、皮炎平可治腳癬

用皮炎平膏(南方製藥廠)每天抹徐2次,一週便可痊癒。

9、韭菜湯水治癬病

買一把韭菜,洗淨切細,放入盆中搗碎成糊狀,然後倒入開水沖泡(量夠浸泡手腳即可),待水溫降至溫熱,將手、腳放入浸泡,搓洗患處,約30分鐘,沒有什麼痛苦。

10、自制蚯蚓白糖腳氣靈

捉兩條活蚯蚓,放清水裏泡一天,讓其吐出泥土。撈出後放在碗裏或小瓶裏,撒上兩小勺白糖,兩天後即可使用。每晚睡覺前把腳洗乾淨,用藥棉或布條蘸塗患處,晾一會用紙或藥布包好。不過半月就能治癒。

腳臭用什麼泡腳

1、蘿蔔熬水泡腳可臭腳

有腳臭病的人,可用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忙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2、鹽姜水洗腳除臭腳

熱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數分鐘,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鬆,可消除疲勞。

3、陳香足清泡腳可除臭腳

取一小包藥粉加沸水1000-1200毫升,並滴入5ml中藥油,攪拌,溶解。待溫度適中,用-藥液泡洗患足15-25分鐘,每日1次。

4、橘子皮泡腳

橘子皮本身含有香精油,散發天然的清香,能去異味,且它還有殺菌除溼的作用,用橘皮泡腳有助於去除腳臭。具體做法是:將3個橘子皮放入盆中,衝入沸水,待水溫稍涼後後即可泡腳,泡20-30分鐘。

結語:皮膚受到損傷後,就會影響皮膚的防禦功能使致病真菌更易於侵入和定居,引起腳臭。以上推薦了一些治療腳臭的方法,患有腳臭的人可以嘗試一下哦,希望小編的推薦可以給到大家幫助。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