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網友熱議體熱充電寶:發燒是不是充電更快

網友熱議體熱充電寶:發燒是不是充電更快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友調侃:

網友熱議體熱充電寶:發燒是不是充電更快

發燒的人是不是充電更快

這項發明,是在8月初的“啓迪之星2014創業營南京站”中“現身”的。林剛的充電寶,成爲現場最吸引人眼球的發明之一。據介紹,只要將這一充電器拿在手上或裝在口袋裏,接上數據線,就能給手機充電。據林剛介紹,這款充電寶靠的是溫差發電。根據報道,充電寶內部有一種半導體材料,這種材料有製冷效果,能給充電寶內部降溫,使得充電寶內部和人體表皮產生較大溫差,再將溫差轉換爲電能。用這款產品給一般的手機充電,只需兩個多小時。林剛計劃10月將該產品投放市場,年底前,還打算把這款產品改造成一個手機套,“只需要套在手機上,握住手機就能充電。”

這項發明引起人們驚歎,也被不少專業人士質疑“不科學”。

某科普網站很快發佈了質疑帖。其中一個被熱轉的質疑帖,是由擔任電子工程師的南通市民錢女士發佈的。

錢女士稱,根據林剛的介紹來計算,似乎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她給出一套計算方法:根據網絡上的數據,人體實時的散熱功率一般在80-160W(瓦)之間。人手掌的面積,差不多就是全身總面積的1%,假設發熱均勻,手掌平均下來大約是1W功率。但手掌面積不可能全部接觸充電器,就算70%的話,那麼接觸面積下能得到最大無損功率爲0.7W。而由於物體和物體之間接觸有熱阻,所以還要扣除一些功率,假設還有0.5W。根據此前報道,小林的充電寶樣品熱能和電能的轉化率達到17%,那麼就是0.085W,這即是理論上的發電功率。再扣除電源轉換的效率,實際給電池充電的功率會更低。iPhone的電池大概是5.8Wh(能量單位,W是瓦,h是小時),再按90%的轉換效率算下來,需要幾十小時才能充滿,而且前提是手掌能一直保持和充電器內部有較大溫差。

“一個最簡單的熱力學問題:怎麼能不做功、不耗能,在充電寶這麼個小東西上保持溫差20度超過兩個小時?”果殼達人“警察蜀黍”提出疑問。還有不少網友調侃,“發燒的人是不是充電充得更快”……

■發明者表示:已找到權威專家進行測量

此外,很多業內人士也對報道中17%的高轉化率提出質疑。他們找到一篇論文,日本某研究所曾實現過這一轉化率,研究人員將一種新型元件的一面置於20攝氏度室溫下,另一面加熱到800攝氏度。但這不是用手掌就能得到的條件。“能量不能憑空而來,這樣計算,這個充電寶就成了二類永動機,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不太可能實現。”

面對質疑,林剛昨天接受了記者採訪,迴應了其中一部分。他首先指出,此前報道中所說的17%的數據,並不完全正確。他當天的準確表述應該是,在太陽能和溫差的結合下,能達到17%的轉化率,而不僅僅是溫差一項。因此,後期產品發佈時,他還將加上太陽能電池板。此外,網友們的計算方式和他的也不一樣。不過,自從今年5月作出模型後,他幾次測試,給手機充滿電都是用3小時左右。林剛給記者發來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手機連上了他發明的充電寶,但沒有手握,因此手機不在充電;第二張手握上去後,手機上顯示正在充電(見上圖)。

他頗有信心地表示,昨天自己已經找到權威專家進行測量,預計這兩天就會有結果。至於如何保持芯片溫度在10度左右、保持溫差,他指出這是機密,目前不便透露。

此外,一位擔任“啓迪之星南京站”評委的人士昨天也就此事發表了文章。他告訴記者,評委們當天並沒有當場試驗。不過早在7月,他就看過這個發明,使用小林做出的模型,他們用一臺電量約5%的iPhone4S做了試驗,把手機裝在褲子口袋裏,大約用了3個半小時,手機就充滿了電。面對質疑,他還和小林共同推算了一些數據發佈在網上。他希望大家能給創新者一點鼓勵。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