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艾滋病有望摘掉“絕症”帽子 2030年終結艾滋病

艾滋病有望摘掉“絕症”帽子 2030年終結艾滋病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3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一段時間以來,埃博拉取代了艾滋病,成爲全球關注的傳染病。就在人類與埃博拉病毒博弈之際,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近日發佈2014年報告顯示,艾滋病感染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下降趨勢。截至2013年底,全球新發感染210萬人,艾滋病相關死亡150萬人。與2009年相比,新發感染病例減少15%,相關病死率降低25%。

艾滋病有望摘掉“絕症”帽子 2030年終結艾滋病

普遍認爲,艾滋病於上世紀80年代初發現,主要通過性、血液和母嬰之間傳播。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爲攻擊對象,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由於艾滋病病毒能夠藏匿在免疫細胞內並迅速變異,任何一種疫苗都看不到明顯效果,停止服用抗病毒藥物後,又能捲土重來,因此,艾滋病曾被視爲不治之症。

一個激動人心的突破出現在1996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何大一發明瞭雞尾酒療法,又名“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該療法通過3種或3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病毒的複製,保存和恢復了免疫功能,使艾滋病成了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可控慢性病,讓人們看到了一絲曙光。雞尾酒療法自應用於臨牀之後,已使許多患者受益。

從病理上看,艾滋病之所以難以治癒,是由於艾滋病病毒可以藏身於感染細胞中,使藥物無法觸及它們,因此,藥物只能對病毒形成壓制,卻無法完全將其清除。只有讓潛伏的艾滋病病毒暴露,清除其病毒儲存庫,艾滋病纔有可能被徹底治癒。

沿着這一思路,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利用廣泛中和抗體(一種可以組織病毒感染細胞的蛋白)對抗艾滋病病毒,並聯合一些化合物攻擊儲存庫。實驗結果令人振奮:在對小鼠的測試中,57%以這種方式治療的小鼠在終止治療後,血液中均沒有再次檢測到艾滋病病毒。

今年7月,美國坦普爾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被譽爲“基因組編輯的魔術刀”的基因組編輯技術,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從培養的人類細胞中徹底清除,朝着永久治癒艾滋病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這種技術簡便、價廉、高效,近一年來尤其熱門。不過由於艾滋病病毒易於變異,該療法目前還難以適應每個患者獨特的病毒序列,臨牀應用尚面臨一定的挑戰。

總體來說,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艾滋病的各種治療方法近期都取得了突破,艾滋病“絕症”的帽子已經被摘下,數百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報告,人類有望於2015年後終結艾滋病的流行,並在“2030年終結艾滋病”。這一前景令人振奮,但是,人類在抗艾鬥爭中仍不能掉以輕心,正如國際艾滋病協會會長弗朗索瓦斯·巴爾—西諾西所說,“我們離最終的目標尚遠,仍需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

《人民日報》(2014年11月25日22版)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