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醫界要聞 > 袁智勇:天津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臨牀博士

袁智勇:天津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臨牀博士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5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智勇,副主任醫師,臨牀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放療科代理主任,射波刀(Cyberknife)項目負責人,中國抗癌協會臨牀腫瘤協會(CSCO)會員。擅長射波刀精確放療;肺癌、食道癌、胸腺瘤等胸部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等。

袁智勇:天津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臨牀博士

出診時間:週一、二、四上午

專家心聲

只要找對方法,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癒

將幾個長5毫米,直徑約0.8毫米的純黃金圓柱體植入腫瘤內或腫瘤周圍,用一臺叫做“射波刀”的儀器進行1—5次照射,然後,腫瘤就如同被施了魔法般逐漸消失。袁智勇就像施展這種魔法的魔術師,用精湛而準確的手法,將一個個癌症病人從痛苦的深淵裏解救出來。

“最初不喜歡學醫的理科生”

初見袁智勇,他年輕帥氣的面孔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那種張力任何人看到都會被之感染。已經身爲射波刀中心主任的他,每天的時間都被診治患者和參加專業醫學會議佔得滿滿的,而唯一能抽出空接受採訪的時間,竟然是在機場。

“最開始我並不喜歡學醫。”袁智勇坦言,高中時的他理化成績相當好,一心想進理工班。但由於父母患了腫瘤,哥哥又是醫生,於是,他也選擇了考醫學院,當醫生。

1997年,剛剛進入腫瘤科的袁智勇,對當時醫院還沒有成立的放療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放療的工作實際上和計算機、物理、圖像等都有很大關係,這和我最開始喜歡的理工科殊途同歸。”袁智勇說,本因高考選科留有遺憾的他,突然感覺自己找到了另一片新天地。於是,他下決心深造,好好鑽研腫瘤放療。經過努力,2000年袁智勇考上了每年只招收1—2名研究生的中國最頂級放射治療專業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間,接觸了很多腫瘤方面的醫學大家,這段經歷讓袁智勇明白了自己所學專業的重要性,也下定了“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

操刀國內第一臺“射波刀”

“2005年9月,我突然接到了天津市腫瘤醫院的電話,問我是否願意去天津工作。”袁智勇說,他聽到的第一反應是不願意再去北方。但對方的第二句話馬上吸引了他:“我們準備購置射波刀,你如果來,就由你負責!”“射波刀”這種全球領先的革命性放射治療設備,當時國內一臺都沒有。就是這個誘惑,讓袁智勇拖家帶口,踏上了從湖南到天津的征程。

天津市腫瘤醫院是我國腫瘤學科的發祥地,也是我國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如魚得水的袁智勇很快就獨當一面,在100多人的科室裏被任命爲放療科副主任,主任是醫院的王平院長。袁智勇馬上組織起最基礎的六人班子,合力將射波刀中心組建起來。2006年,國內第一臺“射波刀”終於落戶天津市腫瘤醫院。

“將放療時間從6周縮短到1—3天,患者可以自己開車來放療,然後再開車回去。”袁智勇說,大多數患者可能覺得放療對身體影響大,把放療作爲最後的“救命稻草”,但實際上,“射波刀”在對早期腫瘤,比如肺癌、肝癌、前列腺癌以及腹膜後腫瘤的5年局部治癒率能達到80%以上。有些腫瘤如果在早期放療,大部分患者可以達到根治水平。而“射波刀”的神奇之處在於,提前將金標植入腫瘤,在做放療時能保證定位準確,並通過完全模仿人體手臂的機器臂,直接將射線作用於腫瘤。即使在人呼吸時,“射波刀”也能準確追蹤到因呼吸而運動的腫瘤,而且不用全麻、穿刺等。

俄羅斯老漢專程來找他看病

如今,已經有數千名腫瘤病人在袁智勇的幫助下完成了“射波刀”的治療,他們也接待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有一位60多歲的俄羅斯老漢萊克,通過其兒子和袁智勇往來電子郵件十幾封后,在歐洲醫院和天津市腫瘤醫院中選擇了後者,專程從俄羅斯趕到天津來治療。如今,萊克已治癒出院回到俄羅斯,他將看病的經歷和在天津的住宿飲食發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這些“治病攻略”被其他患者看到,更是引來了不少俄羅斯新病友來天津求醫。

袁智勇表示,每當自己看到年紀大或者身體本身就不好的患者,還要經受癌症的折磨就覺得很難過。“其實,有很多癌症,在早期並不用開刀。如果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能爲患者減少很多的痛苦。”

說完這些,飛向下一個學術會議的航班開始登機。袁智勇真誠地說:“希望更多人瞭解腫瘤治療的最新進展,要知道現在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他大步離開的樣子,讓人不禁在心中描繪起戰勝腫瘤的“春天”。(王月)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