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醫界要聞 > 專家提醒兒童骨折“可吸收釘”非首選療法

專家提醒兒童骨折“可吸收釘”非首選療法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6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提醒兒童骨折“可吸收釘”非首選療法

(Gettyimages供圖)

●兒童骨折治療方法與成人有別,復位不當容易發生骨折併發症“肘內翻”

●骨骺線是兒童骨骺最薄弱和最易骨折的部位,骨折手術中使用“可吸收釘”,容易“打壞”骨骺線,影響生長髮育

3歲的小妍不慎摔倒後,肘部疼痛腫脹。爸爸張先生帶小妍到某小醫院就診,診斷爲肱骨髁上骨折,醫生給她進行手法復位和打石膏後,就讓她回家了。張先生不放心,第二天送女兒到大醫院複診,拍片發現骨折移位了。經過手術切開復位鋼釘內固定手術,小妍的肘關節恢復正常。

小李今年21歲。5歲時她因摔跤而跌傷肘關節,當時進行了簡單的打石膏治療,肘關節能夠活動後,家人也就沒再管她。但之後,小李的手肘發生了“肘內翻”,手臂垂下時,總是不聽話地往內拐30度,提東西不順手,生活極不方便。去年,小李接受了截骨矯形鋼板固定手術。一年後,她取下鋼板,過上了正常生活。

專家指出,由於兒童處於成長髮育期,在組織解剖、生理等方面均與成人有很大的區別。一些成人治療骨折的方法並不適合兒童。若治療不當,會造成骨骺線損傷,引起骨骼生長延遲、骨關節畸形、肢體生長障礙,在成年後或出現後遺症和併發症。

醫學指導/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副院長、創傷骨科主任章瑩博士

肘部髁上骨折

治療不當易發生肘內翻

兒童上肢骨折多於下肢骨折,肘、手腕、前臂的骨折比較常見,其中,肘關節受傷最常見。章瑩介紹,兒童骨折門診中,約有30%屬於肱骨髁上骨折,也就是肘部上方2~3釐米處發生骨折。

肘內翻是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見的併發症。章瑩說,兒童骨骼處於生長髮育階段,一旦發生骨折,容易引起骨骺受傷。若未經復位或復位不良,會導致骨生長機能紊亂,誘發繼發性畸形,“其中,肘內翻最常見;當然極少數也可能出現肘外翻。”什麼是肘內翻?章瑩解釋,正常情況下,肘關節自然肘外翻的角度稱爲“提攜角”,女性的提攜角正常範圍一般在10~20度;男性爲5~10度。當提攜角減小消失甚至成爲負角,就稱之爲肘內翻。

章瑩介紹,兒童骨折的診斷,首先是進行物理檢查,醫生通過觀察和觸摸,判斷骨折的存在,如異常活動、畸形以及咔咔作響的“骨擦音”,是骨折的特有體徵。此外,X線檢查不可缺少,可明確骨折類型、移位情況、是否存在原發病變。“但要注意,特別是打着石膏做檢查的患者,X線檢查容易把骨骺線誤診爲骨折線。”章瑩說,此時可以通過對兩側作比照進行判斷,或者進一步做CT、MRI提高診斷水平。

保守治療

手法復位+固定

“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是兒童骨折的常見治療方法。”章瑩說,肘部髁上骨折、前臂內側的尺橈骨骨折、小腿的脛腓骨骨折都可以使用手法復位。復位以後,還需要進行固定。中醫一般用夾板固定,西醫使用石膏固定。“但固定時要注意防止壓迫,綁得太緊或導致骨筋膜間隙綜合徵,輕則造成缺血性攣縮,重則導致肢體缺血性壞死。”

章瑩提醒說,防緊也要防鬆,要避免消腫後,骨折由於石膏鬆脫而“跑位”,因此,要定期拍片進行復查。一般在固定後的3天是水腫的最高峯,受傷部位有可能出現顏色發紫、麻木、腫痛以及壓迫加重的表現,應進行第一次複查。隨着腫脹慢慢消退,建議一週後複查拍片。接下來,半個月拍一次片。此後則按月拍片跟蹤。

在上述治療不成功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牽引治療進行復位和固定。5歲以下兒童的股骨幹骨折,可進行懸吊牽引治療。“牽引治療可以作爲終極治療,也可以爲手術前緩解疼痛做準備。”

手術治療

最好使用鋼針固定

章瑩說,手術方式一般能達到解剖復位的良好效果,減少骨折後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因此,越來越得到大衆的認可,但是要求比較高。“兒童骨折手術,一般使用鋼針和鋼板固定,不使用髓內釘固定。”他介紹,鋼針比螺釘細、損傷小、佔位少,對需要穿過骨骺的小塊骨折,用鋼針固定效果較好。發生肱骨髁上骨折、膝關節骨折等關節內骨折,一般用直徑爲1.5毫米左右粗的鋼針對骨折進行固定。

“如用鋼板固定,手術中要注意儘量避免螺釘進入骨骺線。在必須用鋼針穿過骨骺線時,要求儘量一次成功,避免反覆穿過。如骨折塊較大,可互成角度穿入兩根針,加強固定。”兒童肱骨髁上骨折進行鋼針固定手術,一般術後4~5周可將鋼針取出。

雖然近年來不少醫院在兒童骨折手術中使用可吸收釘,認爲可吸收釘具有無須二次手術取出的“優勢”。但章瑩認爲,從專業角度而言,可吸收釘在兒童骨折的治療中並不值得推廣。他解釋說,一般使用兩根鋼針就能對骨折進行固定,但如果使用可吸收釘,因其比較粗,直徑一般爲2.7~3.5毫米,容易對骨骺線造成傷害。而且,可吸收釘螺紋小,把持力不好,易造成固定失效。此外,使用可吸收釘的後果難以預料,因爲可吸收釘的材料在人體內降解的過程中會產生酸性物質,有可能對兒童骨骼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骨骺線

兒童獨具的生長功能結構

據去年衛生部統計,跌倒和溺水、道路交通傷害(車禍)被列爲我國兒童的“三大殺手”。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副院長、創傷骨科主任章瑩表示,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不同。兒童的骨骼處於生長階段,成骨細胞、破骨細胞豐富且活躍,骨折癒合速度快。一個月大的嬰兒2個星期就能癒合,而成人至少需要100天。

骨骺線是兒童骨骼的重要組織,與生長髮育密切相關。章瑩介紹,成人的皮質骨堅硬,呈板層排列。兒童的骨骼柔韌性和彈性好,但無明顯的板層結構,硬度不夠。兒童的長管骨兩端存在骨骺線。骨骺線在X光片中呈現近似波浪的線,實質是一層軟骨樣組織,而且是用於生長的軟骨,年齡越小骨骺線越寬越明顯。一般14年後,長骨僅由骨幹和骨端構成,骨骺線逐漸閉合消失,人也不再長高了。“因此,如果在發育過程中,骨骺線受到損傷,會影響骨骼發育。”章瑩提到,除了生長功能,兒童骨骼還是造血器官之一。(莫冠婷李冰潔)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