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冬天到了 脾胃弱該如何進補?

冬天到了 脾胃弱該如何進補?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0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科主任王維


“冬日進補,來年打虎”,爲了冬補,有的人自行購買人蔘、鹿茸等大補之品;有的到醫院找中醫望聞問切後,量體進補;有的選擇各種膏方進補……但有些人卻越補越“虛”,出現腹脹、腹痛、上火、噁心等症狀,即中醫所說的“虛不受補”。

冬天到了 脾胃弱該如何進補?

“虛不受補”最早見於清代陳士鐸著《本草新編》“,愈補愈虛者,乃虛不受補,非虛不可補也,故補之法亦宜變。補中而增消導之品,補內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補而補之,更佳也。”這句話狹義上是指脾胃虛弱不能消化補藥,廣義上則泛指補藥在被消化吸收後產生了各種不良反應。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就要考慮自己是否是“虛不受補”,並在以下幾個原則指導下,科學進補。

冬天到了 脾胃弱該如何進補? 第2張

1.調理脾胃。胃氣指脾胃之氣,是後天生化的源泉。《黃帝內經》指出“:五臟者,皆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說明人以胃氣爲根本,也因此把脾胃稱爲後天之本,爲氣血生化之源。不僅食物,藥物也要經過脾胃功能的運化,才能夠輸布全身,發揮其療效。同時,脾胃不適影響藥物的消化吸收,而某些藥物也會增加脾胃負擔,甚至損害脾胃功能,加重其病變。因此,在冬補時,應慎重選用藥材、食材,併兼顧脾胃的功能,保護胃氣。

2.辨證體質。一個人的年齡、身體狀況不同,病證有別,季節有變,體質各異,所以進補必須對症;而中醫認爲,“一藥一性,百病百方”,每種補益藥品只適合一定的體質、治療一定的病症。如果不辨氣血陰陽、五臟虛實,一味地濫補,就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進補前,一定要到正規機構辨明自身體質。如常表現爲津少口渴、潮熱盜汗、眩暈遺精等爲陰虛;有全身功能衰退、怕冷、腰痠背痛、四肢不溫、陽痿等屬腎陽虛虧;表現爲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月經量少者則爲血虛;平日感到乏力、氣短者多爲氣虛……

冬天到了 脾胃弱該如何進補? 第3張

3.急補不如緩補。古語云,“芒硝大黃治病無功、人蔘鹿茸殺人無過”。服用補品一定要“適度”,如超過這個度,就可能向反方向轉化。如稍有體虛,就用人蔘、鹿茸等大補之物,不僅大材小用,還可能適得其反。人蔘是大補元氣、補品中之上品。但若服用不當,或長期服用,則會出現興奮、失眠,甚至食慾不振、血壓升高等症狀。因此,進補一定要根據人的體質、年齡等具體情況調節用藥劑量。久病虛損及年老體弱的人,不易急補、峻補,只能平補、緩補。尤其需要平調陰陽、流暢氣血,最好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到最佳劑量,且宜選藥性平和、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的藥物。

4.藥補不如食補。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脾胃虛弱的人,應用食療先調養脾胃。最好遵循多品種、多變化、富營養、易消化的原則,飲食宜溫、軟,首選魚、瘦肉、雞、奶類、豆製品、蓮子、薏米、百合、山藥、大棗、核桃等,新鮮蔬菜與水果適當多吃,最好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餐只吃七八成飽。年老體弱、脾胃虛弱的人,生冷、油膩、煎炸、燻烤與容易脹氣的食物最好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最好不吃。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