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耳朵進水如何急救?教你正確排水姿勢

耳朵進水如何急救?教你正確排水姿勢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洗澡或者游泳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小心讓水進入到耳朵裏面,導致耳朵發炎或者更嚴重的問題。如今高溫天氣還在持續,游泳的人也很多,尤其是小朋友,耳朵進水的人數也增加了,處理不當的話會加重病情的,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如何處理耳朵進水的問題。

爲什麼游泳時耳朵會進水?

耳朵進水如何急救?教你正確排水姿勢

“耳朵進水,準確來說是指外耳道進水。”專家介紹道,“外耳道口就是平時大家看到的‘耳朵眼’,順着外耳道口進去,經過一段長約2.5釐米的外耳道,就到了外耳道的底部,也就是鼓膜。整個外耳道就像橫着放的桶,桶的底朝裏,口朝外,一般來說,由於耳道內有空氣,只要不是經常側轉身或翻滾,進水量不會太大。但若在水中經常側轉身、翻滾,如同桶側着放入水中一樣,外耳道內就可能會有較多水進入了。”

單足跳躍法,外耳道“排水”的正確姿勢

外耳道進了水後,我們會感覺到耳朵一下子就“矇住”了,聽別人說話聲音變小了,耳朵像塞着棉花一樣。如果外耳道通暢或者進水量少,通過咀嚼動作或是側頭單腳跳動作,可以將水排除。水流出來時由於溫差的原因,會覺得有溫熱的液體流出,頓時症狀完全緩解,效果立竿見影。

單足跳躍法:將頭歪向耳朵進水的一側,用力拉住耳垂,用同側腿單腳跳。但是有些時候進去的水卻不那麼容易流出來,因爲外耳道並不是像真水桶一樣壁都是直的,它有個弧度,前面向後凸,後面向前凸,因此,在做上述“排水”動作時,配合將耳朵往後拉的動作,使“水桶”壁儘量直,提高“自主排水”的成功率。

出現以下五種情形,儘快到醫院

“當通過上述辦法無法將外耳道內的水排出,或水排出後耳部的不適症狀緩解不明顯時,需儘快到醫院就診。”李醫生提醒,“一些人可能由於本身結構的特點,或者耳部還有其他問題存在,不建議自行掏耳,容易損傷外耳道或鼓膜,適得其反。”

●外耳道狹窄

一些人天生外耳道狹窄或外耳道口狹小,水易進難出,這時可在耳鼻喉科醫生的幫助下將水吸除。一般不建議自行用棉籤去清理,容易出現挫傷外耳道,甚至戳破鼓膜的情況。

●耵聹栓塞

耵聹,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耳屎”。“耳屎”一遇水就會發脹膨大,導致耳痛、聽力下降、耳內堵塞感等症狀,自行掏耳可能將耵聹送進外耳道深部,加重不適,這時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協助下將耵聹清理。

●外耳道炎

有些人耳道內比較乾淨,但是進水之後還是覺得耳朵不舒服。因爲外耳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結構,只有一個開口,進水之後,如果不及時清理,容易滋生細菌、黴菌,從而引發外耳道炎。

●有鼓膜穿孔或化膿性中耳炎病史

鼓膜是中耳的屏障,可以有效保護中耳不受外界致病微生物的侵襲。一些人以往得過鼓膜穿孔或化膿性中耳炎,游泳進水後,容易污染中耳,造成中耳反覆感染,出現流膿等情況。因此,這類人羣一般儘量避免游泳,或者嘗試用專門的防水耳塞來預防進水。

●游泳時有嗆水

我們的中耳和鼻子在鼻咽部(鼻子的後面)有條管相連接,叫做“咽鼓管”。小朋友的這根管子比較短、平,游泳嗆水後,較成人更容易出現進水,水會從鼻子或喉嚨通過這個管子逆行進入到中耳裏面,從而造成分泌性中耳炎,這時就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結語:耳朵進水之後不要慌張,第一時間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排水,單足跳躍法是正確的排水姿勢,大家應該學會。如果問題過於嚴重,必須及時就醫治療,否則導致病情惡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