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破解“看病貴、看病難”

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破解“看病貴、看病難”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7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這恐怕是患者們的共同心願。但在現實中,大多數鄉村和社區醫院卻很難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病人們只能“一窩蜂似的”去名牌大醫院。

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破解“看病貴、看病難”

而大醫院看病貴、程序繁瑣,再加上病人“扎堆”,導致醫療服務質量有所下降,不少醫患矛盾也來源於此,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現象長期持續。

由此看來,破解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讓醫療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用“分佈式”醫療服務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針對上述問題明確了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分級設置各類公立醫院,縣級原則上設1個縣辦綜合性醫院和1箇中醫類醫院,地市級和省級按人口規模合理設置地市辦和省辦的綜合性醫院。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探索建立跨區域醫療衛生機構。

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首先體現在城鄉、地區差異上。對縣級醫療機構的設立提出明確要求,有助於逐步解決農村醫療條件落後的局面。探索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跨區域統籌設置醫療衛生機構,將推動資源優化調整,實現大區域範圍內資源共享,提高配置效率。

二是大力發展社會辦醫。鼓勵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支持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

醫療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還在於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伸得過長,管得過寬。長期以來,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一直是醫療衛生機構中的“主力軍”。在患者的心目中,私立醫院不是“太貴”,就是“技術不過關”,去公立醫院看病幾乎是唯一選擇。

但政府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公立醫院的強勢,一方面導致私立醫院的發展空間被逐步壓縮,另一方面也造成醫療資源和患者的過度集中,導致各種矛盾的出現。

實際上,非公立醫院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落實政府在制度、規劃、籌資、服務、監管等方面的責任,維護基本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同時,大力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助於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三是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牀位數、大型設備配置等,支持社會辦醫院擴大牀位規模。優先加強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支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

如今,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部分醫院單體規模過大,導致資源要素之間配置結構失衡,一方面加重醫院的負擔,也導致病人看病難。

加強縣級醫院和社會辦醫院的建設,有助於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讓患者不用出遠門,花較少的錢也能看好病。

四是強化功能佈局與分工協作,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承擔首診、康復和護理等服務,分流公立醫院普通門診。整合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長期以來,由於各級醫療機構發展的不平衡,患者只認大醫院,恨不得感冒發燒也要去名牌綜合性醫院就診,讓本就失衡的天平進一步傾斜。

強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定位讓各級各類醫院各歸其位,各盡其事。對於醫院、患者來說無疑是雙贏之舉。

五是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破除以藥補醫,理順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讓醫療服務更好爲羣衆除患解憂。

以藥補醫是導致患者看病貴和部分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調整醫藥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手段,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爲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讓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既方便了患者,也有助於紓解醫患之間的矛盾。

《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的通過,爲有效配置醫療資源,解決民衆“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指明瞭方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綱要》的精神,讓我國的醫療衛生系統能更好地爲患者服務,實現健康發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