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醫界要聞 > 當心孩子感覺障礙出了問題

當心孩子感覺障礙出了問題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2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感統失調也可引發“學習障礙”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感統失調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大量的數據表明:感統失調會給孩子造成學習和交往的障礙。”據啓樂園兒童感統潛能開發中心的老師介紹,所謂的感統失調,是指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和感覺系統連接不暢導致的一系列症狀,雖然有大量的數據表明可給孩子造成不同的障礙,卻一直沒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當心孩子感覺障礙出了問題

“感統失調的孩子通常很容易識別。”老師介紹,人的感覺統合系統分爲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與運動覺等。一般來說,視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閱讀時常出現跳行、題目經常抄錯等視覺上的錯誤,在生活中還經常丟三落四;聽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則多數表現爲把老師、家長的話當耳邊風,同時這些兒童記憶力差;觸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往往對別人的觸摸十分敏感,心裏總有擔驚受怕的感覺,表現爲好動、不安、自言自語、無法和人溝通,甚至怕理髮、打針;平衡統合失調的孩子做事協調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將鞋穿反,暈車、無法把握方向。本體統合失調的孩子多數不會跳繩、跑步動作不協調和容忍受挫、缺乏自信、笨手笨腳甚至口吃。“此外,有些孩子還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表達困難等。大腦的學習有賴於身體感覺的輸入,學習後的大腦則發揮其指揮身體及感官的能力。由於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神經體系是非常複雜的,所以需要統合,如果這一能力不足,就會造成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學習混亂,產生感覺統合失常的現象。這種學習在嬰幼兒期幾乎已經打下了80%的基礎。”老師說。

剖腹產和非母乳餵養是“禍因”

我國有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感統失調者佔10%~30%。是什麼原因造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症”高發?

飛楊注意力訓練中心的劉老師介紹,在都市中,越來越多的媽媽爲了“保持身材”,選擇剖腹產和非母乳餵養,是導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症增多的重要原因。剖腹產出生的孩子缺少了“產道擠壓”的人生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觸覺接觸,沒有母乳餵養,孩子的皮膚缺少與母親的“肌膚相親”,都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觸覺發育。

此外,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爲,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爲破壞。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鍊,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

“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學齡前可能表現不出來,但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表現出這樣那樣的障礙,與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們玩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也能注意力集中,但是,在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質方面,就會顯得十分吃力。”劉老師說,這也是許多孩子進入一年級後不適應的主要原因。

0~3歲正是最佳預防時期

據老師介紹,預防感覺統合失調應該從胎教開始,在胎兒胎動時,媽媽可以撫摸自己的肚子,傳導對腹中胎兒的愛意,這對寶寶出生後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出生後經常擁抱安撫有助感覺統合。注意觀察嬰幼兒行動,如果有易受驚嚇、肌肉張力太低、不喜歡被擁抱、躁動不安、易怒、動作發展較慢等種種現象,也可能是感覺統合功能有障礙的信息,家長應多加留意與關心。

對於已經出現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老師建議最好是讓孩子參加感統班訓練,首先由兒童感覺統合專家測評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定訓練課程,通過特殊研製的玩教具,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

同時,家長也要儘可能地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如打球、游泳、跑步等,不僅可以使孩子健康,充滿活力,刺激提高孩子本體統合能力,還能糾正孩子的其他統合能力。

“一般來說,0~3歲正是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預防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注意對孩子進行科學規範的感統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緩解和調整感統失調的症狀。”老師提醒。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