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祕笈 > 中醫養生 >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4.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異常疾病,治療起來比較的麻煩,治療過程也比較長,而艾灸作爲中醫常用的防病治病方式,對於甲亢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一起來看看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吧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艾灸方法一

艾灸部位:①風府、大椎、身柱、翳風(雙)、肩井(雙);②大杼(雙)、風門(雙)、肺俞(雙)、天宗(雙)。

灸法:用艾炷無瘢痕灸,兩組穴交替,每日取一組。每穴灸7壯,每日灸1次,星期日停灸。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引自《百病中醫民間療法》。用此法治療5例,經治6~8周,全部有效。其中1例臨牀基本治癒,其餘4例臨牀症狀基本消失。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甲亢艾灸方法一

艾灸部位:①風池、肝俞、腎俞、陰陵泉、太沖、神門;②風門、脾俞、命門、天突、內關、手三裏、三陰交。

灸法:每用一組,交替使用,按法施灸。①用艾炷無瘢痕灸,每次取一組穴,各灸3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爲1個療程。②用艾條溫和灸,每次取一組穴,各灸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爲1個療程。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引自《外治匯要》。屢用有效。若能配合方藥內治,其效頗佳。具體方藥可詳見《祕方求真》一書。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第2張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艾灸部位:

風池、心俞、肝俞、腎俞、天突、膻中。

取穴方法:

1.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2.心俞:位於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4.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

5.天突: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

6.膻中: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艾灸功效:

灸風池可以通絡化瘀,改善眼部微循環:灸心俞可養心安神止汗:灸肝俞可疏肝行氣解鬱:腎俞可滋陰降火;灸天突行氣消痰;灸膻中行氣活血,化瘀散結。

艾灸方法:

採用艾條溫和灸,每穴灸3-5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第3張

艾灸甲狀腺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現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裏,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第4張

甲亢艾灸能治癒嗎

艾灸治療甲亢的效果有限。

艾灸是運用艾草或者艾絨等艾製品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藉助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甲亢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常見內分泌疾病,要想徹底治癒甲亢,還是要依靠藥物治療、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艾灸只能夠作爲輔助治療甲亢的一種方式,能夠改善甲亢患者焦慮、失眠等症狀,並不能作爲主要治療手段。

甲亢艾灸灸部位示意圖 甲亢突眼艾灸調理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