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得糖尿病就因爲這幾個因素

得糖尿病就因爲這幾個因素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9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糖尿病,大家都很熟悉,這不是什麼罕見病,很多人質疑,我這麼注重養生,爲什麼會得糖尿病呢?難道糖吃多了嗎?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告訴你,你爲什麼會得糖尿病,另外教還未患上糖尿病的人,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爲什麼會得糖尿病

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有節約的基因,由儉到奢的結果,更容易引起肥胖,進而更容易得糖尿病。

得糖尿病就因爲這幾個因素

所謂“節約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時,身體的某些基因會最大限度地吸收營養。

改革開放後,突然富裕起來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這個基因仍在開放着,營養物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造成營養過剩。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基因決定了咱就是“吃苦”的命,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這種吃法會讓人沒吃幾天飽飯就變胖,患上糖尿病。

原來是下田種地,現在把地都賣了,吃得好,活動量減少,屬於經常坐着不運動的生活方式。人們一旦開始了“敞開吃、悶頭睡、出門靠車”的生活,再要“管住嘴、邁開腿”,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要免受慢性病之苦,從現在開始跟老祖宗學習“穀物爲主、少油少鹽、吃八分飽、辛勤勞作”的生活方式,或許還不晚!

糧食吃得越來越細

中國傳統的飲食以五穀爲基礎。就在三十年以前,我們大多數人吃的還是糙米,沒有經過深加工。

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糧食越吃越細,現在,精白米麪是我們經常選擇的。可精米精面幾乎不含纖維,吃進體內,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謝,會讓血糖急速升高。

但活動量越來越少,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馬上消耗掉,活躍的胰島素只能把盈餘的葡萄糖儲存起來。如果我們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總消耗不掉,就造成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來越高了。身體若是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便會得糖尿病。

給白米飯添些雜豆

所以,現在更提倡的是粗細搭配,給白米飯添些雜豆(紅豆、綠豆、芸豆、豌豆等)、雜糧(糙米、大麥米、玉米碎、燕麥等)。如果愛吃麪,就在精白麪粉中加些玉米粉、黃豆粉、紫薯粉。

就知道瘦而不知道肌肉

中國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問題:中國文化向來鄙視“肌肉男”!

“四肢發達”始終不是褒義,人們更認同斯文纖細的“白面書生”,不像歐洲,讓“秀”肌肉的雕像成爲文化符號。這種觀念導致的肌肉不發達,或者說,肌肉欠缺鍛鍊,也是中國人糖尿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因爲肌肉中有肌糖元,肌肉一運動,肌糖元就把食物轉化的血糖消耗了,所以血糖就會降下來。很多糖尿病人吃飯之後血糖高,走半小時就降下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肌肉在降糖。從這個角度上說,年過四十的人,要有所側重地長長肌肉,爲的就是給未來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預留空間。

長肌肉的辦法就是適度的負重練習。如果你能堅持每天快走三四十分鐘的話,最好還能保證每週兩次的負重,無論是舉啞鈴,還是給腿上綁了沙袋後擡腿或者步行,總之你要感到胳膊和腿上的肌肉繃緊了,而且覺得酸、累,肌肉纔得到了鍛鍊。

得糖尿病就因爲這幾個因素 第2張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1、感染

感染在糖尿病的發病誘因中佔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因素。在動物研究中發現許多病毒可引起胰島炎而致病,包括腦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薩奇B4病毒等。

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島炎,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產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後還可使潛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爲顯性糖尿病。

2、肥胖

大多數的Ⅰ型糖尿病都是屬於肥胖體質,而肥胖則是誘發糖尿病的另一種因素。

肥胖時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對胰島素的親和能力降低、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糖的利用障礙,使血糖升高而出現糖尿病。

3、體力活動

我國農民和礦工的糖尿病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居民,推測可能與城市人口參與體力活動較少有關。體力活動增加可以減輕或防止肥胖,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現糖尿病。

相反,若體力活動減少,就容易導致肥胖,而降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導致糖尿病。

4、飲食結構

如果長期高脂肪飲食的話,則是會抑制代謝率而使得體重增加而肥胖,而肥胖則是會引發Ⅱ型糖尿病的。並且常年食肉者患糖尿病的機率要大於常年素食者。

主要與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質熱量較高有關。所以,飲食要多樣化,以保持營養平衡,避免營養過剩。

預防糖尿病

1、經常運動

保持運動對於1型糖尿病的預防至關重要,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絕對有益。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胰島素抵抗,就是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無法正常利用,而運動恰好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

2、控制血壓

通過運動和飲食來實現減肥,特別要關注腹部脂肪,因爲腹部減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壓,這與糖尿病病情發展密切相關。

得糖尿病就因爲這幾個因素 第3張

3、控制體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來越多,糖尿病開始“瞄上”青少年,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爲了有效預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體重降下來,使體重接近正常。

由上文的介紹可知,糖尿病不是說吃糖多就會引起,而是吃的太多,肥胖等衆多因素,所以,你一定要控制好體重,保持血壓穩定,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吃飯最好少吃多餐,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