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阿姨肚子疼兩年 大拇指粗的寄生蟲堵住腸子

阿姨肚子疼兩年 大拇指粗的寄生蟲堵住腸子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1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住鎮海駱駝的顧阿姨肚子疼了兩年多,前幾天確診爲腸梗阻,做了手術。

阿姨肚子疼兩年 大拇指粗的寄生蟲堵住腸子

手術結果卻讓她和家人目瞪口呆:堵住腸子的是個成人大拇指粗細、長五六公分的“肉段”。醫生推測,可能是條蟲子。

寄生於人體的蟲子,都叫寄生蟲。錢江晚報記者從寧波市疾控部門瞭解到,這幾年,寄生蟲感染率已經大幅降低,但肺吸蟲、蟯蟲、鉤蟲等幾種相對常見的寄生蟲還是要多加警惕的。

肚子疼了兩年多檢查爲腸梗阻

手術後醫生懷疑堵塞物是條死蟲

顧阿姨65歲,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多年,長期服藥,除此之外,身體沒有大毛病,但兩年前開始,小毛病不斷,時常頭暈、乏力,有時拉肚子、肚子疼,好在每次發病沒幾天就好轉。

家人帶她去醫院做過檢查,除了貧血,沒查出其他問題。顧阿姨就沒把這間歇性發作的病症當回事。

半個月前,顧阿姨又肚子疼了。這次與之前不一樣,持續好多天都沒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還出現了發熱症狀。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鎮海區人民醫院急診。

做了腹部CT,結果顯示爲腸梗阻,顧阿姨住院了,藥物治療了幾天沒有好轉跡象。前兩天,鎮海區人民醫院外三科主任郝敬鐸與家屬溝通後,爲她做了腹腔鏡探查手術。

被堵住的是小腸中間部位,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腫,必須手術。郝醫生給她做了腹腔鏡下小切口輔助手術,堵塞並水腫部位被切了下來。

手術結束,切下來的堵塞物把大家嚇了一跳,是個“肉段”:粗細和成人拇指差不多,長有五六公分,外表基本成白色,其中一端白膜下隱約呈黃綠色,外觀上看,像一條大蟲子。

這樣的情況,郝醫生還是頭一次遇到,他也吃了一驚。將這條“蟲子”送去做切片,報告顯示,這堵塞物並不是常見的腫瘤或食物殘渣,而是“炎症包裹”。

綜合病例報告和顧阿姨長期貧血的情況,郝醫生猜測,這“肉段”極有可能是條死蟲子,已經在顧阿姨體內寄生多年。

三類相對常見寄生蟲要警惕

吃淡水蟹、蝦千萬要煮熟點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將醫院拍攝的這條蟲子的照片發給了寧波市疾控中心寄生蟲病與地方病防治所所長張劼楠。他說,單從照片上看,並不能確定是寄生蟲。但這“肉段”和小腸已經都被遺棄,“蟲子”的真實身份無法覈實。

“這幾年,寄生蟲感染率已經明顯下降,但肺吸蟲、蟯蟲和鉤蟲在寧波還是相對常見的。”張劼楠說,爲了健康,無論照片中的是否是寄生蟲,市民都要多加警惕。

肺吸蟲多爲生吃或吃了未煮熟的淡水蝦、蟹感染的,這種寄生蟲一般會寄生在人的肺部,感染者伴有胸痛、咳嗽、胸腔積液等症狀,也有肺吸蟲移行到腦部、皮下的情況。

“感染肺吸蟲後,有時會被誤診爲其他肺部或腦部疾病。如果患者有吃過生的淡水蝦、蟹,最好到市疾控中心做肺吸蟲的抗體檢查。另外,在血常規化驗時,關注嗜酸性粒細胞值,正常爲5%左右,如果明顯超出,也有感染的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張劼楠說,預防感染肺吸蟲的最好辦法,就是吃淡水蝦、蟹時要烹飪熟透。

寧波人愛吃的熗蟹、泥螺,有沒有感染寄生蟲的危險?張劼楠說,因不是來自淡水,不會感染肺吸蟲,目前還沒有發現因吃熗蟹、泥螺等感染其他寄生蟲的病例,“但生吃三文魚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張頡楠說,蟯蟲在孩子中較爲常見。蟯蟲有半夜到肛門產卵的習慣,所以孩子會屁股癢。孩子用手抓過後,可通過食物等再傳染給自己,也會將蟲卵帶到玩具、桌椅等,被其他小朋友感染。

在醫院及疾控部門,都能檢查是否感染蟯蟲,確定感染後,吃些“腸蟲清”等打蟲藥就可以清除。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衛生,勤換衣褲,經常清潔孩子玩具、文具等物品,並常消毒。

鉤蟲在郊區或農村的感染率較高,蟲卵多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後,在土壤中發育成幼蟲,通過鑽入人體皮膚而感染。鉤蟲寄生在腸道,會吸血,感染者可能會出現大便隱血、血色素偏低,甚至嚴重貧血的症狀。

“鉤蟲和以前較常見蛔蟲、鞭蟲等都屬於土源性寄生蟲,最近幾年,人們的飲食習慣、衛生條件都在變好,人工糞便施肥越來越少,所以感染率也大幅降低,蛔蟲、鞭蟲在寧波都很少見了,所以也不再像多年前那樣普查普治。”張頡楠說,但鉤蟲報告病例相對多一些,農村的菜農等高危人羣在耕作時,應儘量避免赤腳或裸露皮膚下地,注意衛生等降低感染風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