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奇葩考試”還是太少了

“奇葩考試”還是太少了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2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


這個學期期末,武漢大學2017級人文科學實驗班的學生參加《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考試時,遇到一套新穎的試題:自己出題考自己。任課教師魯小俊不但給出了試題說明、樣題和參考答案,而且提出了清晰的難度要求。此事一出,學生感到意外,公衆也議論紛紛,稱其爲“奇葩考試”。

其實這份《中國古代文學》考題一點也不奇葩,其本質是一套發散性思維試題。從這份新穎的試題可以看出,魯小俊先生不但認真負責,且富有創造力,不是簡單的“教書匠”。

人的思維模式大體有兩個方向。一種是趨同性思維,即把所有人的思維統一到一個標準答案;另一種是與想象力相連的發散性思維,即尋求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探求同一問題新的答案。試題也有思維傾向特徵。我們最爲熟悉的高考試題大部分都是趨同思維試題,要求所有考生的思維都“趨同”於一個標準答案,這樣高考閱卷老師才方便給出成績。因此,我們潛意識中一想到考試,自然認爲“正統”的就是趨同性考試。而這套《中國古代文學》考題,每一份試卷不同,答案也不趨向於統一標準答案。

“奇葩考試”還是太少了

類似的考試並非頭一次。1932年清華大學國文入學考試就有一道典型的發散性思維試題,考卷給出上聯“孫行者”,要求考生對出下聯。只有這樣的試題纔可能錄取到曹禺、季羨林、錢鍾書這樣的人才。

有人會問,學生未來生涯中,是趨同性思維,還是發散性思維更重要呢?我認爲,相比較,發散性思維更重要。在科學研究領域,發散性思維重要性超過了趨同性思維。因此,第一個發現者往往被尊崇。“第一”就是尋求與以往認識不同並成功的第一人,而按照已有模式和技術方案完成的趨同性研究,被稱爲重複或者驗證,少有新的認識價值。

因此,出發散性思維試題、增加對發散性思維的訓練,成爲回答“錢學森之問”(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一個可操作的重要方向。不僅武漢大學如此,四川大學、北京大學都已行動起來。不過,大學和中小學教育中發散性思維試題還是太少。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