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健康科普 > 初秋時候飲食要滋陰忌燥?

初秋時候飲食要滋陰忌燥?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0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秋之後,一般有半個月左右的秋老虎,這半個月天氣還是比較熱。我們都知道中醫養生是我們傳統的養生方式,在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養生方式,那麼中醫秋季養生保健要講究什麼呢?告訴大家,秋季是個由熱變涼的季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下面一起來看看中醫秋季養生要注意的幾個事項吧!

初秋時候飲食要滋陰忌燥?

初秋你瞭解嗎?

秋季自古以來就伴隨着各種詩人的愁思,這多多少少與它的氣候特點有關。秋季是夏季想冬季轉換的過渡期,在此階段,天氣由熱轉涼,早晚溫差變大,氣候逐漸乾燥,通常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同時也是心血管患者應該提高警惕的季節。秋季氣候的驟然變化,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因此應該多注意這一季節的養身之道。

就中醫的原理看來,秋季陰氣始盛,陽氣始(漸)衰,氣候轉涼,出現天氣清涼勁急、萬物肅殺的自然狀態。人體的陰陽代謝也開始陽消陰長的過渡,陽氣開始收斂。此時,應調攝精神,使神氣內斂,志意安寧。不使志意外露,陽氣外泄,避免秋天肅殺之氣的傷害。這樣,人的形體和精神活動才能和秋天陰昇陽降、陽氣開始收斂之狀態相適應,符合秋收之規律,此謂養收之道。

中醫秋季養生常識

1、飲食要滋陰忌燥

秋氣爲燥,燥最易傷津液,而見口乾、脣乾、咽乾、鼻幹、皮膚乾燥、乾咳等燥性表現。因此飲食以潤爲主,以養陰潤燥。

養陰潤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銀耳、山藥、蓮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話梅等。話梅特別適合秋季食用,中醫認爲酸甘化陰,話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潤爲主,佐以酸味’的養生法。此外,還應注意多飲水。

秋天要避免過食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等辛燥之品。而且,秋季氣溫漸涼,脾胃對寒涼比較敏感,應避免冷飲涼食的攝入,以免損傷脾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另外,劉宗蓮提醒,秋季不應大補。因補藥多爲甘溫之品,容易助燥傷陰。

2、別爲悲秋左右

劉禹錫的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出了很多人在秋季容易產生的悲秋情緒。劉宗蓮說,秋天容易使人情緒低落,心情抑鬱,所以應隨時調整好精神,使神氣內斂,志意安寧。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生活上要正確面對利害得失,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以保持心胸開闊,促進身心健康。

3、秋季運動宜在傍晚

秋高氣爽,陽光明媚,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節,但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汗出太過,傷陰助燥;避免過量運動,加重心臟負擔。

運動可以推遲衰老過程的到來,還可以預防各種加速衰老的中老年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適宜的運動有散步、登山、武術、體操、慢跑、蹬車、游泳等,通過運動可以促進氣血流暢、舒筋活絡和協調臟腑功能活動,使人精神煥發。相反,如果過度安逸不運動會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形成血栓。

初秋時候飲食要滋陰忌燥? 第2張

另外,秋季早晚寒涼,變冷的空氣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威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秋季不宜晨練。老年人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鍛鍊最好在晚餐之後,如果是上午活動,也儘量晚一些,以減少心腦血管發病風險。

秋季養生注意事項?

1、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爲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2、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初秋時候飲食要滋陰忌燥? 第3張

3、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爲貴,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對象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老年羣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爲滋補原則。

4、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認爲,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立秋以後早晚溫差就會發生變化,那些喜歡早起鍛鍊身體的人一定要注意了,保暖一定要做好,早上寒氣要起來了。其他的秋季以後進補也要注意,大魚大肉還不能一下子吃起來,要慢慢的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