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自閉症越早干預越好 患者改善後可像正常人一樣

自閉症越早干預越好 患者改善後可像正常人一樣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5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閉症越早干預越好 患者改善後可像正常人一樣

鄒小兵在昨日舉辦的"十百千萬"計劃啓動儀式上發言

《家長聯名拒絕自閉孩子上學》追蹤:

獨家專訪權威自閉症專家鄒小兵:

家長可留意寶寶的應答、目光交流反應做初步判斷

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請切記要對子女理解、容忍、接納、尊重

爲了進一步瞭解“自閉症”的前世今生,新快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國內治療、研究自閉症的權威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爲中心主任鄒小兵,詳細解讀自閉症究竟是什麼病、家長應如何儘早察覺孩子有無患自閉症、自閉症兒童究竟能否上學、自閉症如何治療等問題。

自閉症是先天疾病現在一歲以下已經可以確診

新快報記者:請問究竟什麼是自閉症?

鄒小兵:自閉症是兒童廣泛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就是說它會涉及到孩子發育的很多方面,它主要的表現是三大塊: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的交流障礙、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性的行爲。一個人只要有了這三個主要表現,我們就診斷他爲自閉症,這是一般要求。

新快報記者:自閉症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性?何時能夠發現?

鄒小兵:剛纔我們講了這個病它是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至少大多數病例是與生俱來的,是先天性的,並不是後天教養上面的,這個需要強調。

過去我們總說孩子是三歲內(可以)確診患病,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能力在三歲之下、兩歲之下甚至是一歲之下就可以診斷,過去認爲一歲的沒辦法診斷出來,但現在我們診斷的病例已經有一歲以下的了,但是半歲以下很難診斷出來,因爲半歲的孩子我們對他的要求不高,吃得好睡得好就可以,言語交流方面的障礙暫時還看不出來。

我需要強調,自閉症絕對不是後天家庭教育因素造成的,要堅決反對這樣說法。

新快報記者:早期如何發現自閉症兒童?

鄒小兵:一般敏感一些的家長,在孩子一歲到兩歲間感覺到這個孩子不太同於常人,比如說眼睛不怎麼看人,叫他不怎麼應。正常的嬰幼兒會指東西,媽媽抱着他上街說“寶寶你看氣球”,他的眼睛會隨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拍拍手他也會跟着模仿,我們說媽媽在哪裏爸爸在哪裏,他會用眼睛告訴我們。這是早期的交流,正常的孩子會有,但是自閉症的孩子通常都有所欠缺,或者是完全沒有。

一到三歲期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忽略,三歲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語言和社會交往的落後,但是一歲多的孩子並不是很明顯,到了兩歲或者三歲就明顯,如果不加干預,四歲或者五歲就更嚴重了。家長這時候再去找醫生,已經把最佳時間耽誤了。三歲到五歲之間,可以把三大症狀表現得很完整。這就是自閉症的變現。

新快報記者:自閉症最佳的治療時間是什麼時候?

鄒小兵:越小越好,如果我們能在出生第一天就能發現那就好了,但是看起來還要等待科學的進步,目前認爲黃金治療時間是3歲以下干預,6歲以上再幹預,就有些困難了。

自閉症發病率年年上升患者改善後一樣獨立生活

新快報記者:自閉症的致病原因到底是什麼?

鄒小兵: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所有的人都在問。1943年發現自閉症,美國醫生報道了他的11例病例,這是第一批自閉症被報道。70年過去了,醫學界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我們沒有找到原因。

近年來,普遍認爲是基因出了問題,但又有人反駁說,如果是基因出了問題,怎麼會讓自閉症的發病率猛升?因爲先天性疾病一定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發病率。自閉症在1985年以前,甚至是1990年以前都被認爲是一種少見或者是罕見病,萬分之幾的發病率,可是今年美國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自閉症在美國的發病率是1/88,韓國是2.6%,日本是1.6%,英國是1.5%到1.6%。現在這個發病率已經是年年跳躍,每兩年大跳躍一次,很大,非常遺憾。

新快報記者:自閉症能否治癒?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鄒小兵:自閉症已經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認識,自閉症不能治療的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發病率升高,跟診斷標準的修改有關係。如果我們早些發現它,這些孩子通過訓練治療是可以改善的,改善到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獨立地生活在社會上,長大以後一樣結婚生子。

新快報記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了?

鄒小兵:也沒有,他不像正常人生活,他具有獨立生活工作學習的能力,比如說我們三人,我有點自閉,你們叫我我不理你,但是我一樣的工作掙錢,結婚生子,這個世界上的七十億人口人人都有毛病。

輕度的自閉症孩子在訓練之後是可以擁有獨立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的,重度的孩子也可以得到顯著改善,甚至會改善得非常好。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說,重度沒希望,中度好好努力,輕度沒問題。這個話說不出來。一個孩子六歲了,你也不能就說孩子沒有希望了。

輕度自閉兒童應該讀普通學校融合式教育模式有助患者康復

新快報記者:現在對自閉症兒童究竟能否就讀普通學校一事有非常大的爭議,那麼,自閉症兒童究竟能讀嗎?是否有分類?

鄒小兵:自閉症兒童當然可以入讀普通學校,太多了,只不過這些家長都一個個不願露出水面而已,這就是一個問題,他們的孩子訓練好了以後就不願意露面了,這個不好。

我們現在認爲30%到5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是落後的,50%到70%智力正常,尤其是在2歲3歲低年齡的時候,我和臺灣地區一些專家還有一些其他專家認爲可能大多人都是智力正常的。但如果長期不交往,那麼智商可能會越來越糟糕,因爲交往可以得到知識。

新快報記者:那現在有沒有分級呢?比如說哪些孩子是可以進普通學校的?鄒小兵:發達國家,還有臺灣等地區都是坦然接受殘障孩子進入正常學校,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嚴重腦癱完全坐都坐不住,你怎麼讓他去上正常學校呢?這種孩子只能放在家裏或者特殊機構裏去教育。

臺灣做得很好,文山特校五六百個孩子在裏面學習,都是中重度的特殊孩子,那麼輕到中度的都應該到普通學校。我們倡導,輕度孩子應該回到普通學校就讀,中度的不是不可以,經過康復訓練後,也是可以回到普通學校的,因爲要給他們融合教育的環境。

新快報記者:融合教育模式本身是不是有助於自閉症患者?

鄒小兵:從整體來講是絕對有幫助的,因爲他們缺少交流,你把他們融合進去,就是給了他們更多的交流機會啊。不過學校要做足功課,避免他們在學校被欺負。新快報記者:現在深圳自閉症兒童要做鑑定才能入學,您有什麼看法?

鄒小兵:我始終不同意鑑定,學習能力的鑑定我是不贊成的,我們只需要鑑定這個孩子有沒有傷害自己和他人,嚴重影響公共秩序的行爲趨勢。學習能力差不能成爲不能上學的理由,不能用羣體的權利去剝奪幾個人的權利,老師照顧不過來這幾個特別的孩子,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學校和社會,過去中國很窮沒辦法去做這個事情還可以理解,今天我們的財政收入達到了一定地步,社會政府就應該幫助學校,開始試行像京溪學校那樣的“融愛行”項目。臺灣當時是一個特教老師騎着摩托車管幾個學校,後來變成一個學校一個老師、一個學校幾個老師、正常學校裏的特殊教育。

三大原則須牢記:

理解容忍、重大問題行爲及時矯正、發現培養特殊能力

新快報記者:那您對於自閉症兒童家長的建議是什麼?

鄒小兵:太多東西要講了,我們有三個原則:

第一,理解、容忍、接納、尊重。他們就是客觀存在,他的問題不是想改就能改得了,可能會罵他打他講道理獎勵,都不見效,他還是依然固我。

第二,對於重大問題行爲矯正他。對公共秩序造成嚴重影響的,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造成傷害的行爲需要改變。改變的方法絕對不能用打罵,也通常不用說教的方法,而是一系列已經成形的辦法,情景演練、角色扮演,社交故事還有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其實做到了第一點,第二點會明顯減少。

第三,發現、培養和轉化他的特殊興趣和能力。

一定要堅持這三大原則,把這些原則貼在牆上,任何時候孩子出現問題,就要參照這三個原則。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