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聚焦 > 今日頭條 > 中毒事件頻發 浙擬建毒蘑菇數據庫徵集樣本

中毒事件頻發 浙擬建毒蘑菇數據庫徵集樣本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58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年的春夏、夏秋之交,雨水充沛,是野外蘑菇瘋長的季節,一些貪圖野鮮的人,就會採摘一些看上去能吃的蘑菇,炒炒吃了。最近,本報熱線陸續就接到了三起因誤食毒蘑菇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

中毒事件頻發 浙擬建毒蘑菇數據庫徵集樣本

什麼樣的蘑菇會放倒人呢?蘑菇中毒了怎麼辦?記者昨天從省疾控中心瞭解到,我省已開展蘑菇毒素檢測技術研究,未來將建一個毒蘑菇的數據庫,以便發生中毒事件後,迅速開展針對性的救援,同時也向社會徵集野生蘑菇的樣本。

毒蘑菇“變化無窮”

不同環境下毒性會不同

“哪些野生蘑菇無毒,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昨天,省疾控中心理化毒理所的徐小民副主任技師說。

爲了搞清楚毒蘑菇的問題,今年5月份開始,省疾控的工作人員先後赴雲南及杭州周邊地區,進行考察研究。

“考察研究的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變化無窮。”徐小民說。

徐小民給我們講了一個雲南奶漿菌的例子。雲南當地盛產野蘑菇,在蘑菇生長季,一座山上可能採集到50多種蘑菇,但是真正能吃的最多不超過10種,其中奶漿菌就是種能夠食用的野生蘑菇,因爲這種蘑菇折斷後會流出奶白色的漿液,因此得名。

但並不是所有奶漿菌都能食用,據當地村民介紹,奶漿菌只有長在松樹下的纔可以吃,如果長在別的樹下,很有可能就有毒了。

建立毒蘑菇數據庫

歡迎市民送樣本來

徐小民說,毒蘑菇裏的毒素,目前已知的主要是三類。

第一類是對人的肝腎會產生毒副作用的,也是能致命的毒素,分別是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第二類是氨基酸類或蛋白類的毒素。第三類是生物胺類的毒素。

“我們正在開展相關毒素的檢測技術研究,如果有人吃蘑菇中毒了,我們希望通過分析他的血樣和尿樣,可以搜索是否存在這些毒素,以便醫療機構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搶救。”徐小民說,這也是我省開展蘑菇毒素技術研究的真正目的。

“蘑菇很難找,我們想建立一個我省毒蘑菇的數據庫,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們來幫忙。”徐小民說。

“蘑菇難找的原因,就是蘑菇生長的時間很短,生長的地點又很分散。”徐小民說,蘑菇的種類有1000多種,我國有500多種,大多數蘑菇生長的時間只有2至3天,往往是聽說哪裏有一種蘑菇的時候,等他們趕過去,這種蘑菇已經沒有了,所以希望平時出去郊遊或者經常去爬山的市民,如果發現了一些他們沒見過的蘑菇,可以先現場拍下照片再送到省疾控中心來,幫助建立數據庫。

如果採摘到了不認識的蘑菇,且無法當天送來,也不要放冰箱,請放在通風處,讓它自然風乾,再送給省疾控中心。風乾的蘑菇,也能檢測到其中的毒素。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