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祕笈 > 疾病預防 > 乳房疼痛是怎麼回事 乳房疼痛可能是什麼病

乳房疼痛是怎麼回事 乳房疼痛可能是什麼病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到底這些服務是否科學?這些服務是否是中醫技術?乳房問題真能抹一抹、按一按就能解決了嗎?我們就全方位爲您介紹一下,乳痛的來龍去脈。

生理性疼痛

一般來說女性在不同時期由於生理變化引起的暫時性乳房疼痛,醫學上稱爲“生理性乳房疼痛”,通常發生於青春期、經前、孕期、產後、人流後或性生活後,一般可自行緩解。

乳房疼痛是怎麼回事 乳房疼痛可能是什麼病

病理性疼痛

乳房病理性疼痛往往具有其特點及變化規律,常見的有以下五種,需要及時就診檢查。

乳腺增生(良性):80%以上患者都會有點痛

乳腺增生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日常會感到乳房脹痛、沉重感或觸痛,經前疼痛較重,經後疼痛減輕,但不會完全消失。自檢時可以摸到一個或多個大小不一的硬結,呈圓形或不規則形,手感如同摸橡皮塊。乳腺增生一般爲良性,極少惡變爲癌。有臨牀醫生認爲,這並非一種病理現象,一般無需進行治療,只有在出現明確的結節或週期性疼痛程度較重時才予以治療。

乳腺癌(惡性):只有4.6%的患者會痛

很多人擔心乳房疼痛是乳腺癌所致,但是有研究發現只有4.6%的乳腺癌患者會以疼痛爲主要症狀,最近有報道顯示,乳房疼痛通常與癌症無關。絕大多數的乳癌早期還是以發現腫塊爲主,一般是在挨近腋窩的部位,用手摸能感覺到堅硬,但不光滑,手也推不動的疙瘩。如果自檢過程中發現這類腫塊,馬不停蹄地趕快去醫院。

乳腺纖維瘤乳腺囊腫都是良性

乳腺纖維瘤、乳腺囊腫都是年輕女性中常見的良性乳腺腫瘤。極少數可發生惡變,爲了消除隱患一般建議早期手術比較好。

自檢時只要摸到光滑,邊界清楚,可以推動,一般無痛感的腫物,可能就是它們二者之一,最好及時就醫。

頸椎病

近些年有頸椎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當頸椎病導致附近的軟組織痙攣、水腫就會引起乳房的慢性疼痛。一般來說,這類疼痛常伴有明顯的頸肩不適,而乳腺檢查結果大多沒什麼異常

到底這些服務是否科學?這些服務是否是中醫技術?乳房問題真能抹一抹、按一按就能解決了嗎?我們就全方位爲您介紹一下,乳痛的來龍去脈。

乳腺炎

乳腺炎(良性)多發生在哺乳期

如果乳房突發持續性的、比較劇烈的疼痛,且伴有明顯觸痛者,多考慮爲急性乳腺炎。乳腺發炎及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在哺乳期特別容易發生,經適當的處理(如服用抗生素、適當按摩)可使症狀快速緩解。

乳房疼痛怎麼辦

1、別擔心,乳房疼痛大多是良性

乳房疼痛的原因大多是正常生理性變化或乳房良性疾病,極少數爲乳腺惡性病變。如果摸到自己乳房裏有“腫物”,並且左右兩邊對稱,可以考慮爲普通增生,“腫物”如果在經期前後有變化,也無須擔心是癌症。當然爲了安全起見,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確診,以免耽誤病情。

2、乳房疼痛分三度,處理方式也不同

一度:用手觸摸感覺疼痛,無需處理;

二度:活動、運動時感覺疼痛,在醫生指導下服藥緩解;

三度:靜止痛,比如躺在牀上也覺得疼痛,務必前往就醫。

3、疼痛+腫物,必須要就醫

如果乳房疼痛嚴重到影響了日常生活,自己也摸到有“腫物”,趕緊去醫院吧。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需要每年定期進行乳腺普查。

乳腺可做的檢查有哪些

根據病情的不同,乳腺檢查主要分以下幾項,通常前三種是最常用的:

1、體檢,觸診檢查雙側乳腺;

2、包括乳腺X線攝影(乳腺鉬靶照相);

3、乳腺彩超;

4、乳腺磁共振檢查(MRI);

5、細胞學或病理組織學診斷;

6、其他檢查(排查婦科疾病或其他內、外科疾病)。

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乳腺增生不是乳腺癌的前身,如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乳腺腺病、導管擴張、大汗腺化生等絕大多數乳房良性疾病都不會增加患有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只有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癌前病變。

到底這些服務是否科學?這些服務是否是中醫技術?乳房問題真能抹一抹、按一按就能解決了嗎?我們就全方位爲您介紹一下,乳痛的來龍去脈。

乳房按摩能疏通經絡嗎

很多美容院打着中醫的旗號宣傳乳房按摩,但實際上中醫根本沒有單純依靠所謂的按摩就能使乳腺疏通的方法,臨牀中多需配合中藥湯劑或穴位鍼灸來達到治療目的。對於乳房推拿可以治療乳房疾病的說法很顯然是不科學的。中醫認爲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是全身貫通上下循行的,乳房周圍雖然也有經絡,但是隻按摩局部是達不到疏通經絡的作用。美容院採用的按摩乳房的方法,多數是順着乳腺導管按摩,對哺乳期產婦乳管阻塞有暫時的通乳作用,但效果不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乳管阻塞的問題。而且,絕大多數的乳房疾病會因爲盲目按摩而加重,而且很多美容院使用的“三無”精油還極有可能催生疾病。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