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節氣養生 > 立冬養生 > 今日立冬 五款立冬養生食譜暖胃滋補

今日立冬 五款立冬養生食譜暖胃滋補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日立冬 五款立冬養生食譜暖胃滋補

豬蹄的營養價值

1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質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它能結合許多水,從而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衰老;

2 豬蹄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促進毛皮生長,預治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使冠心病和腦血管病得到改善,對消化道出血、失水性休克有一定的療效。

豬蹄的功效與作用

豬蹄性平,味甘鹹;具有補虛弱,填腎精,健腰膝等功能。對於經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及缺血性腦病患者一定輔助療效,它還有助於青少年生長髮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豬蹄適用人羣

1一般人都可以吃,更是老人、婦女、失血者的食療佳品.

2 適宜血虛者食用;適宜年老體弱者食用;適宜產後缺奶者食用;適宜腰腳軟弱無力者食用;適宜癰疽瘡毒久潰不斂者食用。

3 有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的老年人每次不可食之過多;患有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患者食應以少食或不食爲好;凡外感發熱和一切熱證、實證期間不宜多食;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的兒童一次不能過量食用。

如何烹飪豬蹄

1 豬蹄一般用於燉湯、燒、滷;

2 製作前要檢查好所購豬蹄是否有局部潰爛現象,以防口蹄疫傳播給食用者,然後把毛拔淨或刮乾淨,剁碎或剁成大段骨,連肉帶碎骨一同摻配料入鍋;

3 豬蹄也可做成纏蹄、煮熟切片涼拌。方法是:將新鮮豬蹄去毛刮淨後,剖開並取出內骨,用鹽醃漬。在準備使用時,將其捲成圓棒形,用乾淨布包裹,再用細長的草繩從頭到尾地纏緊,放到鍋中煮熟,拆去繩索和包布,即可切成一片片纏蹄肉用於涼拌;

4 豬蹄帶皮煮的湯汁最後不要浪費,可以煮麪條,味道鮮美而且富含有益皮膚的膠質;

5 作爲通乳食療時應少放鹽,不放味精。

第二道菜:板栗燉烏骨雞

立冬後天氣漸冷,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此時節應補腎。而香甜味美的栗子不但是上佳美食,還是益腎宜氣的“補藥”。傳統中醫認爲栗子味甜,性溫,入脾、胃、腎,主要功效爲養胃健脾,補腎強筋。

烏骨雞,甘平,入肺腎,滋陰益氣,能雙補肺腎。板栗,補腎強筋。兩種食物同用,可按秋時補肺,亦爲冬季補腎做好準備。

材料:鮮板栗10枚,烏骨母雞一隻。

做法:

1、鮮板栗去殼取慄仁備用,烏骨雞褪毛,去除內臟,洗淨晾乾。

2、將烏骨雞、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沒過雞與慄,放一塊生薑入水中,加蓋文火燜2小時。起鍋加少量食鹽,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第三道菜:薑母鴨

薑母鴨在我國南方沿海等地可以說是一道頗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品。薑母鴨具有春夏祛暑溼、秋冬祛肺燥,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寒冷的天氣,吃完薑母鴨後,能感受到通體溫暖,寒意盡失,因此很受閩臺地區人民的歡迎與喜愛。

薑母鴨食療兼優不無道理。早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就有用鴨治病的載述。現代醫學分析,鴨肉的膽固醇含量低,且有補虛勞、清肺熱、止咳喘、消水腫等功效。至於薑母鴨主要輔料生薑,常用於治療腹痛、嘔吐、風寒、感冒、調理脾胃、增進食慾等。

材料:鴨半隻,老薑1個,芝麻油1大勺,廣東米酒1/3瓶,老抽1大勺,白糖1小勺,枸杞少許,鹽適量。

做法:

1、將鴨肉洗淨後切塊,老薑切成片。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薑片,慢慢地煸香。待薑片煸至微微發黃時將鴨肉倒入。炒至鴨肉變色時倒入適量的老抽炒至上色。

2、炒均勻後倒入廣東米酒。繼續維持中火翻炒約15分鐘。炒至鴨肉水分炒幹,顏色變深的時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葉,加適量的鹽調味。加入沒過鴨肉的開水。

3、開大火燒至沸騰,轉小火慢慢燉1.5個小時。出鍋前10分鐘將洗淨的枸杞加入。開大火拌勻燒至湯汁濃香即可。

第四道菜:麻油雞

麻油雞是傳統的立冬進補的食物。麻油雞的湯汁濃稠、麻油香醇味美,可以用來撈飯或拌麪吃,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麻油雞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中醫學還認爲,麻油雞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材料:土雞1300公克,老薑片50公克,當歸片4公克,黑麻油3大匙,米酒1瓶,鹽2茶匙,雞精粉1茶匙,細砂糖少許。

做法:

1、將土雞清洗後剁成大塊狀,每塊約70公克左右。取鍋燒熱至約80℃左右,加入黑麻油後,將老薑片下鍋爆香,再把土雞塊下鍋爆炒至表皮呈現略焦狀。

2、倒入半瓶料理米酒、當歸片與4碗水,煮滾後蓋上鍋蓋轉小火再煮15分鐘。15分鐘後掀開鍋蓋,再加入剩下的半瓶料理米酒、鹽、雞精粉及細砂糖再煮5分鐘即可。

第五道菜:白蘿蔔燉羊肉

白蘿蔔性寒涼,味辛甘。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素有“小人蔘”之稱。在冬季是人們最常食用的蔬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可見,自古冬季養生就應多吃蘿蔔。

白蘿蔔與羊肉共燉,不但有去羶作用,還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補脾腎,壯筋骨,御風寒,且補而不膩,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材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醬油30克,白糖50克,蔥15克,姜15克,大茴香2個,植物油50克,料酒,鹽,昧精備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淨,切成5釐米見方的塊,用熱水焯一下撈出,瀝水備用。將蘿蔔切成5釐米見方的塊,用熱水焯一下,湯水備用。

2、鐵鍋內放50克油,油熱至七成時,放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後,放醬油50克,同時放蔥段、薑片。

3、蓋鍋蓋燉5分鐘後放入溫水,用大火燉開後,放料酒,改爲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蔔倒鍋內,放鹽,將肉和蘿蔔燉爛熟時,放味精出鍋裝碗即可食用。

立春養生
雨水養生
驚蟄養生
春分養生
清明養生
穀雨養生
立夏養生
小滿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