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節氣養生 > 夏至養生 > 夏至節氣艾灸正當時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夏至節氣艾灸正當時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來源:科學養生坊    閱讀: 6.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至節氣的到來,天氣更加炎熱,人體陽氣達到最旺,這時“冬病夏治”最合宜,節氣艾灸是其中一種方法。夏至節氣艾灸養生保健,你知道怎麼做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夏至節氣艾灸養生保健的注意事項。

夏至節氣艾灸正當時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夏至節氣艾灸正當時

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爲旺盛的時節,故夏至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後人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原則設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體現了在特定的時機預先培養陰陽,以固之本,扶持正氣,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正是順應自然界陰陽之氣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則。我國古代醫家發明了許多行之有效、簡便經濟的防治方法,“節氣灸”正是應運而生的獨特方法之一。節氣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傳統方法,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獨特艾灸養生方法。它典型地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制宜的防治思想。艾灸是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

暑病的發生,是由於冬季寒邪藏伏於體內,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而夏至日時節,人體陽氣達到頂峯,此時針對暑病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有效地扶陽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體內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溼暑邪便不易侵犯,從而阻斷了發病途徑,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季節交替陰陽變化之時,正是年老、久病、體弱等人羣加重病情、誘發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時期。節氣灸則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藥熱之氣,對穴位進行薰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最大限度地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家庭以隔物灸、懸灸爲主

按照傳統的中醫記載,艾灸的主要灸法爲“發泡灸”。這是一種直接灸的方法,也稱爲“疤痕灸”。用艾絨製成艾柱,點燃後直接貼在患部或體表穴位,待艾條燒完,皮膚表面會灼傷、起泡、滲液。此方以輕度燙傷達到排除虛寒、溫補陽氣的目的。

專家表示,古書有云“若要安,三裏常不幹”,意思是想要身體健康,可以長期艾灸足三裏穴,保持穴位長期發泡滲液。發泡灸雖然藥力較猛,但不僅會灼傷皮膚,還會留下疤痕,操作的難度較大。另外,關節、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適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薦家庭採用發泡灸的方式。

“隔物灸、懸灸的方式更適合家庭採用。”專家表示,所謂隔物灸,是將艾柱點燃,放在薑片、蒜皮、鹽或者藥餅上,再灸於患部或穴位之上。這種做法既可以防止燙傷,隔物還有加強療效的作用。樑文說,薑片有發散作用,外感艾灸時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膚長瘡、有炎症時常用;隔鹽灸治療脾胃疾病時最常用;藥餅則是用各種中藥配成的,根據不同的藥物成分,有不同的加強功能。

懸灸是點燃艾條,懸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過熱力傳導刺激,實現艾灸的效果。專家表示,艾條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轉,稱爲“迴旋灸”,適合整個區域的艾灸;艾條在穴位上方不斷地做拉近拉遠的動作,稱爲“雀啄灸”,適用於單個穴位的灸法;針對整條經絡線,艾條在皮表上方沿着經絡線來回緩慢移動,可以達到刺激效果。

健康身體爲前提,艾灸要注意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如果是按療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連續灸,每個穴位15-20分鐘,以後可以隔日一灸10天爲一個療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時間要短些。關於時間方面,艾灸沒有特別固定的時間。什麼時間都可以灸。飯前飯後,早晚皆可,飯前只要不是太餓就行,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灸,太飽太餓都不能灸。

立春養生
雨水養生
驚蟄養生
春分養生
清明養生
穀雨養生
立夏養生
小滿養生